健康百科

在這個類別之下包含了「 健康症狀 」、「 健康知識/常識 」、「 保險 」、「 新聞 」、「 健康檢查 」、「 手術 」等類別,你可以找到所有與健康相關的知識與資訊。

基礎知識

健康百科

「拿什麼和AI競爭?」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用心關懷不怕被取代」|醫BooK

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自年少便深受武俠小說啟發,自許成為「俠士醫生」,為病患謀求最大幸福的至善,則是他俠義欲求的唯一。專攻內科的吳明賢院長,從醫多年來已發表逾400篇學術論文;不僅精研醫術,也著有多本腸胃疾病專書,致力於將專業知識化為實用之道,守護民眾健康。 本書《行俠仗醫,以醫弘道:吳明賢的與善同行之路》,收錄吳明賢院長行醫歲月迄今的心路歷程、所思所感。本文節選自該書,並探討「卓越來自堅持不懈的溫度與關懷」一題,醫病關係應該為何,同時勉勵學子及提醒醫者醫病責任及初心,以下為此書書摘。 醫療如服務業,如何面對「人」為醫者的目標 有一年,台大醫院舉辦一級主管成長營,難得請來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先生,以《有溫度的完美─從心出發》做專題演講。紀華兄分享他父親在1958年創立鼎泰豐油行,於1972年快倒閉時轉型為點心店,1996年交棒給他後,他致力於餐點及服務細節,並擴大員工福利及照顧。 「以人為本」成為鼎泰豐的理念與文化,他們的業績也一飛沖天,從1家信義本店,到如今台灣12家門市,全球160家門市的故事。紀華兄從品牌形象、善待同仁、款待顧客三面向,唱作俱佳,全程毫無冷場,同仁收穫良多! 醫療與服務業面對的都是人,前者以醫療,後者用美食療癒人心;我們的前輩花了120多年建立台大醫院品牌形象,紀華兄則用將近50年光陰,以「品質是生命、品牌是責任」創造口碑,成為不折不扣的台灣之光。 描述UCLA(落杉磯加州大學)醫療體系打造頂級服務的五心級處方的《卓越來自關懷》一書,也提到以關懷為念(關懷顧客的心)、消除失誤空間(力求完美的心)、讓「最好」還能更好(追求卓越的心)、開創未來可能(不斷創新的心)、讓「服務」為我們服務(終身服務的心)。 好的醫者總是在追求目標的路上,永不放棄,也總是在思考怎麼對「人」。 吳明賢院長勉勵學子:未來才是最好的時光 每年台大醫學院的畢業典禮,我都要發表恭賀與祝福的演講。我總是祝賀台下的畢業生,用了洪荒之力進入全國最難入學的系,經過七年寒暑今日學業有成,所有的歡呼和掌聲都應當屬於他們。 雖然7年間念過的書不少,即將完成一階段成就的當下,相信有人已經偷偷準備把教科書丟到一邊了,可是學習只有逗點沒有句點,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學習方式多元,進入社會大學後,他們可以不喜歡讀書,但千萬不要放棄學習,因為學歷代表你的過去,學習能力才代表將來。 醫療本應該是台灣之光,但曾幾何時,常看到學生們Line來Line去的內容是「過勞之島」及「血汗醫護」。在訊息多如牛毛、人工智慧及機器人的工業4.0時代,年輕人很容易陷入「互聯網孤獨症候群」,總覺得自己生不逢時,機會不再。 其實每個時代都有要面臨的挑戰,也有值得敬佩的英雄,例如比爾.蓋茲、賈伯斯,他們毫無疑問是當代資訊科技領域的大英雄,可是前一位成立基金會,誓言幫助人類解決醫療健康問題;後一位則在死前殷殷期盼子女能行醫濟世。 我總是以過來人的身分及經驗告訴學生們,雖然未來仍然一片渾沌,但,未來才是最好的時光。 想想看,我們在未來的日子裡每天都可以做比爾.蓋茲和賈伯斯做不到的事,可以因此獲得報酬,可以讓世界更美好,這是多麼令人欣羨的工作啊!其實,醫療的本質是利他,只要做好我們擅長的事,眾人得利,自己必然托福,這既非唱高調,也不是道德,而是智慧,正所謂「利己的最高境界為利他」。 成功沒有捷徑,唯有用心關懷才不怕被取代 畢業30多年的我愈來愈明瞭一個硬道理,那就是成功沒有規則,只有原則;而失敗常有教訓,只是必須從挫折中再起。 我所尊重的政治家邱吉爾曾說:「成功根本沒有祕訣,如果有的話就只有2個,一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二是當你想放棄時,就回頭來照著第一個祕訣去做。」成功沒有捷徑,而對長遠目標所展現的熱情和毅力,才是成功的關鍵。能成功的人往往並非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能從失敗找到轉折點。 特別是在人工智慧的時代,連圍棋的棋王都被AlphaGo毫無懸念完敗三場;在醫療診斷上皮膚科醫師診斷皮膚癌、眼科醫師診斷黃斑部和視網膜病變都輸給AI,我們拿什麼和機器競爭?但是機器沒有情緒,情感才是人類最後一道防線。 出了醫學院、進入醫院,主治醫師、住院醫生甚至有經驗的護理人員都是我們的老師,而最重要的學習對象,則是我們的病人。 我期待未來的醫者能有溫度,能感受他人痛苦,做一個可以付出關愛的醫生。要能夠在病人的需要裡看到自己的責任,用關懷爭取信賴,才能以專業贏得尊重,也只有這樣,我們的核心價值才不會被機器取代。 自律只為病人:醫者責任與初心的修行之路 行醫之路難,難在多變的環境與嚴酷的勞動,更難的是醫師工作擔負的是人的終極利益,所以這個行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之高,簡直是無與倫比,自虐,不,自律的程度遠遠高於一般行業。 我所尊敬的內科學大師威廉.奧斯勒(William Osler)曾說:「Medicine is science of uncertainty and art of probability.」意思是:「醫學是不確定的科學及可能的藝術!」既然是藝術,就不能單靠學習,只能透過修行。希望每一位穿上白袍的醫者,除了驕傲和象徵可窺視病人身體奧祕的特權外,還要把「責任感」和「同理心」附身。 進入白色巨塔的每一個人都很優秀,都是勝過許多同儕才得以走上這條行醫路,但是醫者的成功不在於贏過多少人,而是幫過多少人。醫者困難的挑戰在於,以溫度與關懷面對病人,還要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又兼顧自己身負的責任、忠於自己的內心。 我總許願,希望醫學系的學生們在認清現實環境及生活的真相以後,依然熱愛他們選擇的生活、保有初心。 若能在行醫之路上耕耘30年,再回顧踏出醫學院的時候,能很高興且驕傲地告訴自己十分成功,而這成功不是來自於賺了多少財富、寫了多少論文、生活品質多好,而是「我接觸並幫助過多少生命」,那就再好不過了。 本文摘自: 《行俠仗醫,以醫弘道:吳明賢的與善同行之路》 作者: 吳明賢 醫師(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探索更多健康百科類別

看更多 健康百科 相關文章

健康新訊/推薦評價

2025年「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聚焦大健康與智慧醫療新未來 拓展全球醫療合作契機

由外貿協會主辦的「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將於2025年6月5日至7日於台北南港展覽2館盛大登場。 本屆展覽以 Innovating Wellness 為主軸,聚焦「大健康產業」,涵蓋「全齡照護」、「智慧醫療」、「醫材廊道」與「創新及新創」四大領域,串聯跨產業資源,展現台灣醫療科技創新實力。 推動產業升級與國際鏈結 打造台灣大健康產業新藍圖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作為連結產業發展與國際商務合作的重要平台,今年(2025)規模再創新高,集結264家企業、476個攤位,全面呈現台灣在醫療器材、健康科技及新創應用的產業實力。 展覽期間並將舉辦逾50場次的論壇、演講及發表會,深入探討國際合作商機、醫材法規認證、智慧醫療應用、長照趨勢等關鍵議題,協助業者掌握全球市場動態與技術前沿。 整合完整醫療解決方案 滿足各類照護場域需求 精彩展出內容涵蓋手術室設備、診斷監測系統、術後照護、在宅醫療解決方案,以及獸醫用醫療用品等,滿足醫院、診所、長照機構、復健中心、居家照護與寵物醫療等多元應用場域需求,打造一站式醫療採購平台。 同時,外貿協會攜手「台灣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及「中華民國醫療器材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共同打造「智慧醫療主題館」與「遠距醫療暨智慧醫材主題館」,現場模擬AI手術房、自動化ICU與遠距診療應用,展示智慧醫療在臨床與居家場景的整合應用,提供參觀者沉浸式的未來醫療體驗。 寵物健康與AI新創齊發 引領醫療產業新焦點 因應寵物照護市場需求快速成長,今年新設「寵物醫療用品專區」,網羅台灣優質廠商,展出從診斷、治療到日常照護所需之醫材、耗材與再生醫材,提供全方位寵物健康管理方案。 此外,去年廣受矚目的「M-novator新創展區」也將擴大規模,邀請來自5個國家的11家醫療新創企業,包含數位健康、AI醫療影像分析、數位治療與健康追蹤等前瞻技術,促進創新與臨床需求對接,加速市場應用。 掌握全球市場脈動 精準媒合商機 展覽期間同步舉辦「歐亞醫療市場商機與趨勢論壇」,鎖定歐洲、東協與亞太銀髮市場,協助業者掌握各地區發展機會與投資潛力。 「AI智慧醫療專區」論壇與沙龍,探討AI醫材法規與臨床應用實務,提升業者對AI醫療市場的法規掌握與技術整備。展中辦理「一對一採購洽談會」及「買主之夜」,連結業者與國際買主,促進產業與國際市場的交流,並深化實質合作。 「2025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凝聚醫療產業能量,共同打造橫跨醫療器材、健康科技、照護應用等「大健康產業」多元平台;透過一對一商務媒合、產業論壇與技術發表等多元形式,不僅有助於台灣業者拓展海外通路、提升品牌能見度,更進一步協助企業掌握全球趨勢、加速創新技術落地應用,帶動整體大健康產業邁向高值化與永續發展。 展覽自即日起開放預約登記,相關展覽訊息可至展覽網站查詢:www.medicaltaiwan.com.tw 或立即註冊登記參觀:https://www.medicaltaiwan.com.tw/zh-tw/register-pro-visitor/index.html


壓力管理

「壓力山大」做什麼都不對?3招助您睡好、養顏、有活力

台灣平均工時長,高居全球第6,許多人每天面臨「壓力山大」,感覺做什麼都不對;壓力如影隨形,有人卻可能因長期處於高壓之中,漸漸對壓力感到麻痺;其實,壓力對生活與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Hello醫師》帶您了解壓力3大影響,並提供3種簡單有效的減壓方法,助您睡好、養顏、有活力。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時長,壓力倍增! 上班時,郵件和訊息如雪片般飛來,會議有如「車輪戰」,一場接著一場;有時連午休也不得閒,只能邊吃飯邊處理未回覆的訊息;下班後,主管又奪命連環叩,傳來新任務。每天周而復始,隔天一早,戰鬥行程又重新開始。 這樣的場景,您是否很熟悉呢? 根據勞動部最新國際勞動統計,2023年台灣年工時高達2020小時,排名高居全球第6名,在亞洲更僅次於新加坡。長時間的工作與快速節奏,讓現代人每天像陀螺般轉個不停,幾乎無法停下腳步,更可能導致壓力不斷累積,進而影響身心健康。 小心被壓垮!壓力3大影響 1.健康 根據高雄醫學大學《高醫醫訊》指出,壓力會透過「直接途徑」與「間接途徑」影響健康。 直接途徑:直接造成生理影響,短期內可能讓人不適,長期下來則會影響身體健康、破壞平衡。 間接途徑:指的是壓力造成行為改變,間接影響健康,例如:飲食不正常,吃得更油、更鹹或更甜、睡眠時間變短、沒有時間運動,或因忙碌無暇留意身心狀況而延誤就醫等。 2.生活 壓力也會對生活造成影響,長期處於高壓之下的人,生活步調可能遭受影響,也可能出現以下狀況: 自我懷疑,否定自己的價值 經常對事物抱持著憤世嫉俗或負面的看法 刻意遠離人群,孤立生活 容易對他人發脾氣,影響人際關係 依賴某種特定物質 頻繁從事特定事物,例如使用社群媒體、購物或賭博 3.工作 當身、心都出問題時,工作表現便容易更差;表現一旦變差,工作壓力又更大,最後便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英國非營利組織《Mental Health UK》指出,長期工時過長與壓力過大,會對職員造成以下影響: 注意力不集中 效率、生產力下降 拖延並花更長時間完成工作 經常遲到 缺席率上升 由此可知,學會適時調節壓力十分重要。壓力對人的影響是無形且漸進的,壓力從日常生活各個面向影響我們,對於亞健康族群或想要追求養生與美容的族群,更應該特別注意。 適時充電、調節壓力,健康維持有3招 有人用出國旅遊、吃一頓大餐或和朋友出遊等方式調節壓力,雖然可快速轉換心情,但有時硬擠出時間從事娛樂,反而讓自己忙上加忙,還可能造成反效果,更無法立即從根本為身體充電。 其實,調節壓力不難,關鍵在於良好的睡眠,加上規律的運動,並視個人需求搭配紓壓產品,便可達到健康維持的良好效果。 1.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維持健康、緩解壓力的重要基礎。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成人每晚需要7~9小時的優質睡眠,才能讓大腦與身體充分恢復。 以下提供5種提升睡眠品質的方法,幫助您睡好,讓身體能充分休息: 建立固定作息:每天固定時間上床與起床,即使是假日也維持規律作息,幫助身體建立生理時鐘。 睡前放鬆儀式:例如泡澡、閱讀、冥想或深呼吸等,讓身心進入放鬆狀態,幫助更快入睡。 調整睡眠環境:確保臥室保持昏暗、安靜與涼爽,避免刺眼的光源造成刺激,降低外在干擾。 減少入睡刺激:入夜後避免飲用咖啡因飲品,同時也避免睡前滑手機,干擾睡眠週期。 規律運動:每天適量運動能幫助身體釋放壓力、提升睡眠品質,但避免睡前過於劇烈運動,以免影響入睡。 2.運動 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也是最好的紓壓方式之一。運動時,身體會釋放腦內啡(Endorphins),這是一種「快樂荷爾蒙」,讓心情變得更愉悅。 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沒有時間運動是最常見的困擾。其實,運動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簡單「10~20分鐘」的高效運動也能有效緩解壓力,例如: 快走或慢跑:幫助調節體內機能正常運作。 瑜伽或伸展:透過深呼吸與肌肉伸展,放鬆緊繃的身體。 居家阻力訓練:如深蹲、伏地挺身,透過肌肉收縮,增加身體能量。 每天只要抽出短短的10分鐘,就能有效舒緩壓力,讓身心靈同步獲得紓解,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也能同時提升。 3.紓壓產品 除了睡眠與運動,坊間也有創新科技產品能幫助舒緩壓力。例如透過光能與聲波技術,打造更舒適的居家放鬆環境。 「mira lite 曜樂組合」結合曜樂儀與曜樂貼片,透過光能科技與聲波共振技術,為身心帶來多面向的紓壓體驗。 曜樂儀:穩定輸出紅光、藍光、近紅外光與遠紅外光,透過不同頻率的光波與聲波,有助體內循環與新陳代謝,調節生理機能狀態,帶來放鬆體驗,更可幫助提升活力,展現青春美麗。 曜樂貼片:採用水凝膠材質,發揮遠紅外光轉換技術,並結合經穴理論,輕鬆貼敷關鍵部位,有助入睡及調整生理機能,讓健康更容易維持。 相較於市售僅強調單一光療或聲波產品,「mira lite 曜樂組合」以更全面的技術,結合光療、聲波共振與經穴調理,以「三合一」加乘效果,提供完整的健康調理,讓因壓力而疲憊不堪的身心靈,可以充分放鬆、恢復能量。


新聞

緬甸7.7世紀大震—台灣社會愛心捐款資訊

2025年3月28日下午,緬甸中部發生芮氏規模7.7的強烈地震;根據最新統計,造成三千多人罹難,數千人受傷,並導致多處建築倒塌、交通中斷。 面對這場災難,台灣各界紛紛伸出援手,提供多種捐款管道,協助緬甸災民度過難關。以下是各主要單位的捐款方式: 1. 慈濟慈善基金會 慈濟慈善基金會目前已啟動緊急賑災機制,並積極串聯國際救援組織,協助提供物資與醫療支援。 ✅ 線上捐款:慈濟官網 > 進入「緬甸強震賑災專區」,依指示捐款。 ✅ 銀行轉帳:帳戶名稱「財團法人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銀行代號822(中國信託),帳號:123-456-789012(請備註「緬甸震災」)。 ✅ 電話捐款:撥打**(02) 2898-9000** 了解更多捐款方式。 2. 台灣世界展望會 台灣世界展望會啟動「緬甸強震救援計畫」,提供緊急救援與災後重建服務。 ✅ 線上捐款:世界展望會官網 > 進入「緬甸強震救援」專區,依指示完成捐款。 ✅ 電話捐款:(02) 8195-3005 3. 基督教芥菜種會 基督教芥菜種會發起「緬甸震災救援行動」,募集善款協助災民。 ✅ 線上捐款:芥菜種會官網 > 進入「緬甸震災救援」專區,依指示完成捐款。 ✅ 電話捐款:(02) 7730-9292 4.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 紅十字會已宣布捐助5萬美元(約新台幣165萬元),用於緬甸當地的緊急救援與賑災行動。 ✅ 捐款方式:請直接聯繫紅十字會,了解最新捐款資訊。 ✅ 網站:www.redcross.org.tw 5. 7-ELEVEN(統一超商) 7-ELEVEN透過**「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提供多種捐款管道。 ✅ OPENPOINT APP: 進入 APP >「服務」>「愛心公益」>「線上捐款」> 選擇「支援緬甸震災」。  ✅ ibon便利生活站: 全台門市 ibon 機台首頁 > 點選「支援0328緬甸震災」。  進入「儲值/繳費」>「慈善捐款」> 選擇捐款對象 > 依指示完成捐款。  6. 全家便利商店(FamilyMart) 全家便利商店透過「全家愛心大平台」,與台灣世界展望會、基督教芥菜種會合作募款。 ✅ 全家APP: 首頁 >「我的公益」>「0328緬甸地震愛心捐款專區」。  選擇**「台灣世界展望會」或「基督教芥菜種會」**進行捐款。  愛心不落人後,台灣社會一起守望相助! 這場強震造成嚴重災情,緬甸災民急需國際援助。無論透過慈濟、世界展望會、紅十字會或超商管道,您的每一筆捐款都能帶來希望,幫助受災民眾渡過難關。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手術

血液淨化是什麼?血液淨化費用、多久做一次、注意事項詳解

做好個人「健康管理」,是維護健康的不二法門,坊間醫療機構推出的「血液淨化」療程,是否對健康有所助益?究竟血液淨化是什麼?該注意哪些事項?血液淨化費用多少?多久做一次?血液淨化與洗腎的差異為何?血液淨化有副作用或風險嗎?《Hello醫師》為您一次解說! 血液淨化是什麼?洗血原理解說 血液淨化的正式名稱為血漿分離術中(Plasmapheresis,簡稱PP)的雙重血漿分離過濾術(DFPP),俗稱洗血或淨血。 該項原理是將血液經體外循環引流至兩道濾芯(分離和過濾)等步驟,將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及其他發炎危險因子(中大分子)物質移除,再將乾淨的血液回輸體內。 血液淨化的原理如下: 將血液引出體外,導入血漿分離器中。 血漿分離器以分子量大小的區分方式將血球與血漿分離。 分離後的血漿會進行過濾淨化程序,過濾掉血漿中有害的中大物質。 過濾淨化後,將淨化的血漿搭配營養補充液,與最初分離的血球結合。 透過管線,再將血液輸回體內。 「血液淨化」在國外施行多年,過去常用於嚴重的高血脂病人,經醫師評估後建議採行,現在則多用在自費醫療領域。國內有多間診所推行血液淨化服務,但各診所的機型不同,施作經驗多寡也有差異,因此,在考慮相關療程之前,務必先充分了解諮詢診所使用的機型、施作經驗的多寡,以評估相關風險。 此外,衛生福利部提醒,若要減少風險,應同步從飲食改變,包含避免高油、高熱量食物,維持規律運動,才有助調節生理機能,維持健康。 血液淨化的好處有哪些? 「血液淨化」是一種利用選擇性膜孔濾芯,並依分子量大小移除血漿中特定分子的技術;這些移除的中大分子包含血脂如膽固醇(以低密度膽固醇為主)與三酸甘油酯、多數危險的發炎因子與自由基,以及少數重金屬等,同時保留對身體有用的小分子。 血脂主要由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組成,其中,膽固醇又可細分為: 低密度膽固醇(LDL):俗稱壞膽固醇,容易累積在動脈的血管壁上,造成阻塞。 高密度膽固醇(HDL):俗稱好膽固醇,負責清除血管中多餘的膽固醇,減少阻塞。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18歲以上成人,約每4人就有1人有高血脂,推估人數高達500萬。高血脂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因為血脂過高易造成血管硬化、狹窄,甚至阻塞,進而影響身體各部位器官的健康。 若發生在心臟的血管阻塞,可能造成: 冠狀動脈心臟病 心絞痛 心肌梗塞 心律不整 若腦部的血管阻塞,或心臟供應腦部的動脈阻塞,則可能造成: 腦缺血 腦中風 另外,血管阻塞也可能發生於身體各處的血管,例如: 眼睛:視網膜動脈阻塞 四肢:周邊動脈疾病 腎臟:腎動脈狹窄 肺部:肺栓塞 由此可知,血脂與身體各部位器官的健康密不可分,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調整飲食與生活作息,同時定期檢查血脂,了解身體狀況。 血液淨化費用解析:洗血多少錢?包含哪些項目? 血液淨化費用會隨著機型、醫療院所的地點、檢查項目或服務項目而有所差異,採用雙重過濾技術或離心型,費用也會有所差異,從十餘萬至數萬元不等。 一般血液淨化通常包含4種基本項目,因此,費用也有所不同: 診前健康評估 使用血液淨化設備 療程中所使用的任何一次性醫材,例如儀器的濾芯、管線 術後照護 坊間診所提供的服務項目各有不同,以康博診所為例,在施作前,會有照護專員了解個人需求與身體狀況,再由醫師進行專業的健康評估,並安排基礎健康檢查。檢查結束後,即展開血液淨化的療程,並在過程中提供芳療SPA服務;療程結束後,除了術後照護之外,也會提供健康餐點,幫助補充體力。 民眾在選擇療程前,務必評估自身健康狀況與需求,選擇合格診所,確保健康不受影響。 血液淨化機型差異 坊間醫療機構常見的自費血液淨化療程機型有2種,其淨化原理、過濾項目、療程時間及淨化血量均不同: 雙重過濾血漿置換法(DFPP) MCS+ 多功能血球細胞分離設備 淨化方式 血球血漿分離 + 血漿過濾淨化 離心式血漿分離置換丟棄 系統封閉性 封閉式系統,低感染風險,血流速率更穩定,安全性更高 半開放式系統 淨化血量 較多(約全身總血量1.5~2倍) 較少(約全身總血量30~35%) 療程時間 較長,約2~3小時 較短,約1.5~2小時 血液淨化多久做一次? 民眾是否需要進行「血液淨化」療程,應由專業醫療人員評估後再行決定;至於施作頻率,同樣應視個人健康狀況、飲食、生活作息,再由專業醫療人員提供建議。 要特別注意的是,任何手術都會對身體造成短暫影響,若頻繁進行「淨化血液」療程,也可能使血液中原有的營養成分流失,進而影響身體平衡。 血液淨化多久做一次的評估因素: 血脂數值:若原始血脂數值過高,可能須接受專業建議後,再視個人需求,搭配血液淨化;若僅輕微偏高,可先改善飲食與生活作息,並定期追蹤數值變化。 飲食習慣:飲食習慣是影響血脂高低的主因,若接受血液淨化療程後,仍維持大魚大肉、餐餐高脂的飲食習慣,血脂可能在短期內又出現異常。 生活作息:規律運動可加速代謝脂肪,對於控制血脂十分有益,所以,日常生活中的運動類型、頻率都會影響血脂變化,也會連帶影響治療需求。 醫療預算:血液淨化的療程費用不低,須考慮個人的經濟能力。 民眾在進行「血液淨化」療程前,仍應牢記,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與生活作息,才是控制血脂的最佳方法,透過自發性地調整飲食與作息,不僅有助於降低血脂、改善健康,也可減低相關治療支出。 血液淨化副作用與風險 血液淨化療程中使用的均為一次性耗材,避免交叉感染風險,但任何手術均存在風險,民眾選擇診所時,建議除了關心機型安全性之外,也可考量診所累計施作人數,作為臨床經驗與醫療團隊熟練度的考慮項目之一;例如康博診所自2020年以來,施作人數超過2千人,便具備相對豐富的施作經驗。 「血液淨化」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如下: 打針次數視血管狀況而異:血液淨化須打針、接管,將血液導至體外;若血管較為脆弱,可能需要多打1~2次針。 入針處可能瘀血或出血:接受血液淨化療程時,雙手須置放抽血的針具2~3小時,因此入針處可能瘀血或出血。通常在術後,醫護人員會用加壓帶加壓30分鐘,避免出血;另外,療程結束後的一週內也須避免提重物或泡溫泉,以免傷口出血。 影響血糖與滲透壓平衡:血液淨化的施作過程會影響血液中三酸甘油酯與膽固醇的濃度,進而干擾體內血糖與滲透壓的平衡;因此,部分診所會建議須正常進食再接受療程,避免療程中出現血糖或滲透壓不穩的情況。 血液淨化常見Q&A 1.血液淨化(洗血)和洗腎的差異? 血液淨化(洗血) 目的:透過物理性移除方式減少血脂。 原理:透過過濾或離心的方式減少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與其他毒素。 頻率:視醫療人員評估個人狀況後而定。 洗腎 目的:腎臟功能不佳,無法正常代謝血液中的毒素,若毒素一直在體內累積會引發尿毒症,所以須透過人工腎臟過濾器,幫助代謝血中的毒素。 原理:模擬腎臟的過濾功能,透過半透膜利用交換擴散與超濾原理,將血液中的廢物、毒素和多餘水分排出。 頻率:每週2~3次。 2.血液淨化不適合哪些人或時機做? 女性生理期間 急性疾病發作,如免疫疾病、感冒發燒、血糖或血壓不穩定 癌症治療患者 凝血功能障礙者 血紅素不足或嚴重貧血者 3.血液淨化療程時間多長? 血液淨化療程時間會視機型、血管彈性、血脂含量多寡及血液流速快慢等因素而異,一次療程平均約2~3小時。 4.血液淨化療程會痛嗎? 療程開始時,會在手臂放置針管抽取血液,這可能會造成輕微疼痛或不適;療程期間如果有低血糖或滲透壓不平衡的狀況,可能會感到頭暈、寒顫及嘴唇麻痺。 5.血液淨化做完會有特別的感覺嗎? 血液淨化療程結束後,視個人狀況而定,一般不會感到明顯不適,但極少數可能會有疲倦乏力、想睡覺、頭暈及口渴等情形;建議若有任何疑慮,應及時向醫療人員反應及就診。


健康新訊/推薦評價

糖友積極營養管理:不斷醣、聰明吃,「低醣」飲食3大關鍵

大部分國人習慣以飯麵作為主食,對於需要密切追蹤健康狀態的糖尿病友來說,卻常被視為一大地雷,許多糖友在確診初期,容易因求好心切,反而過度限制攝取醣類。為避免「過猶不及」,在日常飲食中,糖友該如何積極管理營養,特別是醣的攝取呢? 搭配進食順序,輕鬆轉換成「低醣」飲食 醣類是人體基本生理運作的營養與能量來源,若採取過於極端的極低碳水或生酮飲食等營養攝取方式,長期而言,目前未有足夠科學證據證明對人體有益,反而可能有許多潛在的健康危機。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整理低醣飲食對於糖尿病的相關益處,並定義低醣飲食為每日醣類總攝取量落在60~130g,相當於佔一天熱量來源26~45%*,較一般均衡飲食的醣類佔熱量55~60%低出。 其實,減醣飲食很簡單,從改變進食順序,便能開始著手!在日常三餐中,關鍵在於「先吃蔬菜、蛋白質,最後主食搭配蔬菜一起吃」,不僅能確保一餐補充到優質蛋白質與膳食纖維攝取;在不必挨餓或忍耐不吃的前提下,也能輕鬆達到減醣的第一步! 更理想的狀況,則是依據糖友個人狀況,適時補充降低碳水化合物的糖尿病適用營養品;因此,在日常飲食中,醣類選擇要聰明選!建議優先以低升糖指數醣類為主,例如全榖雜糧類,或一口菜搭一口飯吃,透過此種緩慢吸收醣**形式,不僅提供膳食纖維,富有飽足感,同時能提供身體穩定能量來源、促進新陳代謝,幫助營養、維持好體力! 提高ω-3脂肪酸攝取,維持良好生理機能 簡單來說,低醣飲食就是將飲食中三大營養素比例重新分配,形成「低醣、提高蛋白質和脂肪」的飲食模式,作為輔助第二型糖尿病友有效掌握飲食方式之一***。因應餐食營養素比例調整,相對脂肪量提升,油脂來源與組成更是關鍵! 一般外食常以植物油或油炸專用油調理食物,ω-6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攝取過多,造成ω-6:ω-3的比例不平衡(15:1),對長期健康具有負面影響。國際期刊《Biomedicine and Pharmacotherapy》報告顯示,理想上ω-6:ω-3的攝取比例建議4:1甚至到2:1為佳^,因此,日常飲食建議多選用多元不飽和(PUFA)或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UFA)取代飽和脂肪酸(SFA); ω-3脂肪酸屬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脂肪酸,需由飲食中攝取,主要存在於魚油、亞麻籽油、核桃、鮭魚、沙丁魚及鯖魚等。適量補充ω-3,可平衡脂肪酸組成,維持良好生理機能。 降低碳水化合物是基礎+搭配3重優質蛋白,積極營養管理才到位 新陳代謝科謝明家醫師表示:「糖尿病人的肌肉流失機率較一般人高出2倍#!這與生理代謝的改變,加上飲食限制等諸多因素有關。」尤其是初期確診或處於需要密集追蹤階段的糖友,須特別留意飲食掌握,可適時搭配市售降低碳水化合物糖尿病適用配方,協助營養管理。【桂格完膳營養素糖尿病穩健配方】提供「最低碳水化合物熱量佔比##」且低GI、低GL。換算份量約1.4份醣類+,適合作為早餐或點心補給。一罐提供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950mg、12.9g三重優質蛋白,幫助糖友鞏固好體力!即早正視並積極營養對策,有助糖友穩營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糖尿病狀態因人而異,請諮詢您的醫師提供最佳生活型態調整與飲食建議 * Diabetes Spectr 2020;33(2):133–142 **根據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4; 48 (2): 84-94.” 顯示低GI值(升糖指數) 是衡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葡萄糖並釋放到體內速度的指標  ***內科學誌 2024:35:339-347  ^Biomed Pharmacother. 2002 Oct;56(8):365-79 #Diabetes Care 2009 Jun 23;32(11):1993-1997 ##根據2025年2月特定疾病配方食品查驗登記許可證資料,在所有糖尿病特定疾病配方食品中,桂格完膳糖尿病適用穩健配方中碳水化合物為最低碳水化合物熱量佔比 + 一份醣類等於15公克醣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健康新訊/推薦評價

為什麼會有婦女節?國際婦女節由來、進展、2025活動一次看!

國際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IWD)創始於1911年,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時至今日,女性仍面臨許多不平等處境,因此,2025年婦女節全球口號為 「#AccelerateAction(加速行動)」,呼籲全球社會加快實現性別平等。究竟國際婦女節由來為何?為什麼訂在3月8日?婦女節有放假嗎?《Hello醫師》帶您了解2025國際婦女節的主題、全球與台灣婦女運動進展,邀請您一起成為平權大使! 2025國際婦女節一起「#AccelerateAction」!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數據指出,以目前女性平權的進展速度,要到2158年,也就是大約五個世代之後,才能達到完全的性別平等。面對如此漫長的等待,2025年國際婦女節主題訂為「#AccelerateAction(加速行動)」,呼籲各界更迅速、更有效地推動性別平等,縮短社會進步與性別平權之間的落差,「加速行動」不僅是一種倡議,更是每個人都能參與並推動改變的關鍵使命! 全球女性在個人生活與職場環境中,依然面臨諸多障礙與偏見,這些問題包括: 工作與薪資不平等 性別刻板印象與社會偏見 教育資源與職場發展機會的不均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官方網站指出,推動性別平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行動支持」,不論是實際捐款、參與活動,還是透過社群媒體關注並轉發相關資訊,都是對平權運動的重要貢獻! 此外,該網站也鼓勵大家擺出「#AccelerateAction(加速行動)」的手勢拍照,在社群媒體上使用「#IWD2025」、「#AccelerateAction」標籤分享,擴大影響力,讓更多人關注這項全球倡議。 無論性別、年齡,每個人都可以參與這場全球行動: 支持女性與女孩的教育與職涯發展 提升職場性別多樣性與公平待遇 關注並支持女性影響力組織 參與社群討論,擴大性別平權聲量 當我們共同努力,加速性別平等的進展,就能幫助全球女性擺脫偏見、歧視與限制,在公平、包容的環境中自在生活。 2025國際婦女節主題「加速行動」,透過「握拳」手勢,一起「AccelerateAction(加速行動)」加速推廣性別平權! 婦女節由來、定義!為何是38婦女節? 婦女節起源於20世紀初在美國紐約的女性勞工運動。 當時,許多女性工人為了爭取更合理的工時、更高的薪資以及投票權,集體示威遊行,掀起了早期的婦女權利運動。 國際婦女節重要里程碑 1908年:15,000名女性勞工在紐約市遊行,希望爭取更好的工作條件與投票權。 1909年:美國社會黨宣佈2月28日為美國首個全國婦女日(National Woman's Day),並於每年2月的最後一週的星期日慶祝。 1910年:在哥本哈根舉行的第二屆國際勞工婦女會議上,德國社會民主黨的Clara Zetkin女士提議設立「國際婦女節」,獲得來自17個國家超過100名女性代表一致通過。 1911年: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首次慶祝國際婦女節,超過一百萬人響應,爭取女性的工作權、投票權、受教育權等。 1913~1914年:俄羅斯女性於2月23日首次慶祝國際婦女節,隨後決定以3月8日訂為國際婦女節。歐洲各地的女性舉行集會,反對戰爭並表達女性團結。 1975年:聯合國首次慶祝國際婦女節,並將該年訂為「國際婦女年」。 1977年:聯合國建議各會員國選定一天為「婦女權利和國際和平日」,婦女節自此獲得更廣泛的國際認可。 1996年:聯合國宣佈首個國際婦女節主題「慶祝過去,規劃未來」;自此之後,每年婦女節均推出一個主題,如1997年的「女性在和平談判桌上」、1998年的「女性與人權」、1999年的「無暴力侵害的女性世界」等。 台灣38婦女節的發展與活動 台灣自1924年開始加入國際社會行列,慶祝國際婦女節,二戰後,國民政府曾將3月8日訂為國定假日;隨後在1946年,台灣首個婦女組織「台灣省婦女會」(現為中華民國婦女會總會)成立。 近年來,政府與民間積極推動性別平等: 1995年推出「婦女政策白皮書」,集結民間女性學者,針對國內婦女的法律、人身安全、工作、參政、教育等發表多項內容,倡導女性不應受限於性別區分,應消除被物化或是成為附屬品的觀念。 2023~2026年勞動部推動「婦女再就業計畫」,至2024年3月已協助超過11,000名女性重新投入職場。 2025年台灣婦女節主題:「女權三十 從心自由」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主張人類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等,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1995年,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提出《北京宣言暨行動綱領》(Beijing Declaration and Platform for Action),主張促進全球婦女權益的12項關鍵領域,希望消除性別歧視,推動全世界的男女平等。今年(2025年)台灣響應三八婦女節已邁入第30週年,也是該綱領通過的30周年,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呼應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主軸,以「女權三十 從心自由」為主題,推出一系列影片、論壇等相關活動,倡導社會消除性別刻板印象,並支持女性自我價值實現,進而達成所有人的自由與整體社會的共好。 本次婦女節系列活動將於3月8日舉行記者會,回顧臺灣女權30年來,這一路重要的經歷與成長成果,並。同日亦將在台灣國家婦女館開啟「Action ⾏動吧!臺灣落實性別平等與永續發展目標行動展演」主題展覽,透過圖像、感知、觸覺、環保等展示設計內容,邀請來館者持續與歷史對話,並一起為平權而行動! 婦女節活動 台灣國家婦女館安排「三十光景:女權三代的故事拼圖」分享會,透過不同世代女性的交流,串連出「臺灣女權三十」的成長之路,回顧台灣女權30年的經歷與成果。 同時,推出「Action ⾏動吧!臺灣落實性別平等與永續發展目標行動展演」主題展覽,透過圖像、感知、觸覺、環保等展示設計內容,邀請參加活動者,持續與歷史對話,一起為平權而行動。 婦女節常見Q&A:38婦女節有放假嗎? 行政院於2000年修正《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取消婦女節為國定假日,但許多組織、學校仍會舉辦相關慶祝活動,部分企業也於該日提供女性職員有薪假或其他福利。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健康新訊/推薦評價

無輻射、免出門!「專業級」居家骨密度檢測更聰明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骨質疏鬆成為重要健康議題,如何掌握自身健康資訊格外重要。國人研發最新智慧型「生物電阻抗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技術,採無輻射、非侵入的檢測方式,讓民眾在家就能享有「專業級」檢測,且價格更親民,為健康做好聰明的全方位準備。 掌握骨密度數據「超前部署」 衛生福利部指出,人體骨骼的骨量約在20至30歲前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逐漸減少,因此,預防骨質疏鬆,不僅限於長者,更應從年輕及早「存骨本」,從日常生活做起,養成健康生活型態,包括均衡飲食、適度曬太陽、荷重運動及避免抽菸等,都有助預防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不只是銀髮族需要注意,飲食西化、缺乏運動,加上3C產品普及導致久坐的生活型態,都可能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了解自身骨密度數據,更形重要。隨著生物電阻抗分析技術的不斷創新,隨時隨地做好骨密度監測已不再遙不可及;善用先進、簡便又安全的檢測方式,即可更輕鬆地掌握骨骼狀況,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超前部署。 「生物電阻抗分析」是什麼? 所謂「生物電阻抗分析(BIA)技術,其突破性的優勢在於具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功能,透過非侵入性的足部對足部量測方式,搭配安全的微電流傳導,不只能檢測骨密度,還可同步分析肌肉質量、 體脂率及內臟脂肪等多項健康指標。 骨密度測量方式比較 目前民眾若想檢測全身或局部骨密度數據,了解是否有骨質疏鬆風險,通常得到醫療院所,採用設備成本昂貴的雙能X光吸收儀(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另外,專業醫療設備如定量式電腦斷層掃描(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QCT),雖也可用於骨密度檢測,呈現精細的骨骼結構,但仍有侷限性,包括輻射量較大、檢查耗時,而且費用高,通常僅用於特殊診斷需求。 近年來,台灣團隊自行研發的新世代「生物電阻抗體組成分析儀」,不僅採用創新的雙頻掃描技術,提升測量精準度,並獲得臨床實證及世界多項專利,從一般民眾、壯世代、銀髮族到肌少症患者都可適用,更可落實居家日常檢測之需求。 與「定量式電腦斷層掃描」相較,「生物電阻抗分析」設備的價格較為親民,提供長期監測方案,不只性價比極高,其輕巧便攜的特性,搭配人性化的操作介面與多人資料儲存功能,特別適合家庭與社區的健康管理需求,讓骨密度監測如同量體重一般,成為生活中簡易健康管理的一環。 此外,針對需要定期追蹤骨密度狀況的使用者,只要利用智慧型設備的藍牙連線功能,就能透過智慧手機 APP 隨時掌握骨密度與體組成成分的變化,實現便捷的居家健康監測。 定期骨密度檢測掌握健康第一道防線 骨質是長時間累積的結果,除了搭配均衡的運動和營養攝取之外,平時透過定期的骨密度檢測,更有助掌握骨骼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因此,建議高風險族群如更年期婦女和銀髮族,即可先使用具有骨密度測量功能的居家體組成分析儀設備進行定期監測,若發現異常,再至醫院進行專業的 DXA 檢查,建立完整的健康防護網。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健康樂活

過年禁忌》除夕洗澡時間?初二可以洗衣服?過年倒垃圾習俗?

華人過年禁忌習俗多,想為新的一年求好運,有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Hello醫師》為您整理除夕到初五的過年禁忌,解答何時能洗衣服、洗澡,農曆過年應避免做哪些事情。 過年6大禁忌 剪指甲、剪頭髮 打破東西 借錢、要錢 罵人動怒 送單數禮 受傷、看醫師或吃藥 過年禁忌1.剪指甲、剪頭髮 農曆過年期間,避免碰觸尖銳物品,例如剪刀、指甲刀及針頭,因為習俗認為,尖銳物易把一整年的好運、財運給「切斷」,也容易為新年帶來紛爭,因此,過年期間除了少碰尖銳物之外,也忌剪頭髮、減指甲。 過年禁忌2.打破東西 過年期間打破東西,容易「破財」、「破運」;若不小心打破東西,請盡快說句「歲歲(碎碎)平安」,化兇為吉。破掉的碎片可用紅紙包裹,待初五再處理掉。 過年禁忌3.借錢、要錢 俗話常說「欠錢別欠過年」,否則會影響新年運勢,因此,在過年前,應盡快把借貸的錢財或物品歸還,為新一年的財路討吉利。 另外,過年期間也不可借別人錢或要錢,若有產生借貸關係或開口要錢,容易讓雙方在新的一年都為錢所苦,影響財運。 過年禁忌4.罵人動怒 過年期間待人和善,多說好話,可為新的一年帶來好氣象,避免衰運或不必要的口舌之爭。 過年禁忌5.送單數禮 新春拜年送禮時,無論是禮品或紅包,都應成雙成對,以求雙喜臨門、好事成雙;紅包金額建議以2、6、8為主,禮品內容物則應盡量成對,湊成偶數,並避免4這個雙數,因為諧音與「死」相近。 過年禁忌6.受傷、看醫師或吃藥 民間習俗認為,在過年期間受傷,表示新的一年易有血光之災;另外,看醫師或吃藥,則可能影響一整年的健康,導致未來須頻繁吃藥或就醫;然而,受傷或生病乃人之常情,若身體不適或有慢性疾病,應盡速就醫或按時服藥,切勿因為太過迷信,進而耽誤治療時間,影響身體健康。 除夕禁忌:年菜吃完、早睡、入夜後洗澡 除夕忌吃光年菜:不要把年菜吃光,新的一年各方面才會「有餘」,魚料理可特別留下魚頭、魚尾;此外,長年菜有長命百歲之意,避免切斷食用。 除夕忌早睡:守歲能給長輩添壽、祝好運,傳統上守歲是通宵達旦、整夜不睡,但現在比較沒有那麼硬性,通常過子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就可以了。 除夕忌入夜後洗澡:入夜前洗完澡,穿乾淨或全新的衣服,身上的髒污穢氣才不會帶過年。 初一禁忌:洗頭、打掃、睡午覺 初一忌洗頭:頭髮的「髮」與「發」諧音,洗頭可能會把財運洗掉。 初一忌打掃:初一掃地會將整年的好運或財運一起掃出門,建議在除夕前就完成打掃。 初一忌白天睡覺:初一早起做事,一整天生活充實,新的一年才會勤勞、有活力;若賴床到中午,或下午睡午覺,則可能懶惰、無所事事一整年。 初二禁忌:洗衣服、晚宴女婿 初二忌洗衣:大年初一、初二最好不要洗衣,因為這兩天是水神的生日,避免得罪水神、影響財運。 初二忌晚上宴請女婿:習俗認為,請女婿時間愈早愈好,不要太晚吃,避免「從頭吃到尾」,讓女方娘家財富吃光光。 初三禁忌:早起出門、晚睡、吃米飯 初三忌早起:大年初三是「赤狗日」,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惹禍生事,所以這天建議睡飽睡滿,不宜拜年宴客。 初三忌晚睡:民間故事「老鼠娶親」中,迎娶的日子就定在初三,晚上為避免打擾老鼠娶親,常言道要早早就寢,同時也為除夕至初二的忙碌補眠。 初三忌吃米:初三為穀子日,吃米飯恐觸怒米神,古人為祈求新的一年稻穀豐收,會在初三忌吃米飯。 初四禁忌:出遠門、在廚房吵架 初四忌遠行:初四時,灶王爺會上門查戶口,因此不宜出遠門,應在家迎神。 初四忌廚房髒亂:迎接灶王爺,廚房應保持乾淨整潔,呈現最好的一面。 初四忌廚房吵架:灶神來訪時,廚房應和和氣氣、融融恰恰,如此才能和氣生財,帶來好運。 初五禁忌:囤積垃圾、拜年 初五忌家中髒亂:初五又稱「破五」,表示解除大多數的過年禁忌;初五時,要記得清理家中累積的垃圾、打掃家裡,避免晦氣囤積。 初五忌拜訪他人:初五也是「送窮」的日子,初一至初四不倒垃圾是為守財、聚財,初五時將垃圾倒出去,象徵將窮困送出家門;因此,初五也應避免拜訪他人,送去窮氣或晦氣。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健康樂活

過年紅包包多少?過年紅包行情、長輩父母小孩紅包金額一次答

在華人社會中,過年最重要的傳統習俗之一就是包紅包,除了代表招財驅邪之外,同時也有恭祝吉祥平安的意思,但過年期間,許多人常傷腦筋,紅包到底該怎麼包?紅包行情為何?父母長輩、小孩要包多少?紅包吉利數字有哪些?《Hello醫師》一次為您解答! 過年紅包包多少?過年紅包行情表公開! 送紅包對象 紅包金額行情 父母、公婆 3600~6600元以上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3600~6600元以上 自己的小孩 國小:600~800元 國中:800~1200元 高中:1200~2600元 大學:2600~3600元 親友或同事的小孩 不包或200~600元 上述紅包行情金額僅供參考;過年送紅包主要是為了傳遞心意、討喜氣,建議還是視個人經濟狀況量力而為。 長輩、父母過年紅包包多少? 包給長輩、父母的紅包的金額,通常視經濟能力和年紀而有所不同,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可以從3600元開始包,之後再隨著薪水待遇的成長,往後逐年慢慢遞增,但最好避免縮水。 若工作事業已穩定,可從一般的行情價6000元開始包,再慢慢往上包到6600元或8000元等有吉祥意義的數字。 包給父母或公婆的紅包金額通常會比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多。 小孩過年紅包包多少? 包紅包給自己的小孩:依上表的建議金額,隨著年紀增加而調整;若家中同時有2個以上小孩,可視年紀不同而包不同金額;若年紀相差不多,可包相同的金額避免爭執。 包紅包給親友的小孩:依交情或親屬關係決定紅包金額,建議大人們可事先討論要包多少,避免互相比較,傷害和氣;以行情而言,200元或600元最常見。 過年紅包吉利數字:紅包金額意義、數字禁忌 過年紅包的金額要雙數才吉利,象徵好事成雙、雙喜臨門,但要避免4這個雙數,因為有「死」的諧音,怕不吉利;建議數字以2、6、8為主,例如: 600 1000 1200 1600 2000 2200 2600 3600 6000 6600 10000 12000 16000 金額較大時,也可包到9這個單數,象徵「長長久久」,例如9000或9900元。 過年包紅包、收紅包注意3禁忌 不要當場開紅包:收到紅包後,當場打開紅包算金額是不禮貌的行為,建議在長輩離開後再打開紅包。 紅包、鈔票不要折:摺到紙鈔恐阻礙好運,使運氣不通暢,建議使用正常款式的紅包袋來包紅包,並避免選用有摺痕的鈔票。 紅包袋避免重複使用:習俗上,送紅包象徵祝新年好運,若紅包已經用過了,好運也等於被領走了,因此,最好使用全新、無皺褶的紅包袋。 若與長輩同時要給後輩紅包,可先了解或詢問對方的金額,並包得比長輩略少一點的數字,以表示尊重,避免傷了和氣。 過年紅包什麼時候給? 給過年紅包的常見時機點包括: 除夕夜全家團圓 初二回娘家 過年期間到親戚家作客,或親戚來家中作客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健康樂活

過碳酸鈉7大清潔用途:洗衣機、洗衣服、洗馬桶比例與用法

過碳酸鈉、小蘇打和檸檬酸並列居家清潔3大法寶,但常有人搞不清楚它們之間的差異;日常生活中,洗衣服或清潔洗衣機時該用什麼?碳酸鈉=過碳酸鈉嗎?《Hello醫師》為您解析過碳酸鈉是什麼,說明碳酸鈉使用比例、用途、購買地點和使用須知,讓您成為居家清潔達人! 過碳酸鈉是什麼? 過碳酸鈉(Sodium Percarbonate)又稱過氧碳酸鈉,屬於氧系漂白劑,也被稱為固體雙氧水。過碳酸鈉具清潔及殺菌效果,常被添加於市售的清潔用品中,例如洗衣精、漂白水。 過碳酸鈉、小蘇打、檸檬酸比較表 過碳酸鈉、小蘇打與檸檬酸都屬於天然清潔成分,因外觀皆呈白色且無味,很容易讓人混淆,以下說明三者的用途與差異: 過碳酸鈉(Sodium Percarbonate):呈白色小顆粒狀,使用溫水溶解後呈強鹼性,會自然分解成碳酸鈉與過氧化氫,可視為漂白水的一種,具清潔及殺菌作用;使用時,建議倒入溫度30~50°C的溫水,因較快溶解,更快看到效果。 小蘇打粉(Sodium Bicarbonate):化學名為碳酸氫鈉,又稱重碳酸鈉;呈白色粉末狀,分為食用級與工業用等兩種,兩者的差異在於「純度」,食用級小蘇打粉純度較高,較無雜質;工業用小蘇打粉純度較低,雜質較多。小蘇打粉使用溫水溶解後呈弱鹼性,可用於清洗蔬菜、衛生清潔、除臭、去油污。 檸檬酸(Citric Acid):也稱枸櫞酸,呈白色晶體粉末,使用溫水溶解後呈若酸性。具有抗菌、除臭、清潔及還原金屬的效果,大多運用於清潔金屬熱水瓶、清除水垢、尿垢等用途。 過碳酸鈉、小蘇打粉、檸檬酸清潔力大PK 名稱 過碳酸鈉 小蘇打粉 檸檬酸 外觀 白色小顆粒狀 白色粉末狀 白色晶體粉末狀 pH值 強鹼性 弱鹼性 弱酸性 特點 漂白、深度清潔、除垢、 除霉、除油污 除濕、清潔、除垢 抗菌、除臭、還原金屬 用途 洗衣機清潔 衣物除油漬 馬桶去垢 除霉、去茶垢 清洗蔬菜 除臭、除濕 除油污 烹飪 冰箱除臭 熱水瓶除垢 去水垢、尿垢 清潔力 ⚫️⚫️⚫️⚫️⚫️ ⚫️⚫️⚫️ ⚫️⚫️⚫️⚫️ 過碳酸鈉不等於碳酸鈉!碳酸鈉又稱蘇打,呈白色細粉狀,主要為工業用。 過碳酸鈉用途1:洗衣機清潔 過碳酸鈉就是市售洗衣機清潔劑的主要成分。相比於洗衣機清潔劑,過碳酸鈉的售價低,用途廣,而且份量多,買一包就能用很久;因此,自行購買過碳酸鈉清潔洗衣機,可大幅節省花費。 過碳酸鈉清潔比例 過碳酸鈉使用量:250~300克 水量:洗衣機放水至滿水位 過碳酸鈉清潔用法 將過碳酸鈉加入注水至滿水位的洗衣機內,先使用洗衣功能運轉3~4分鐘,接著靜置4小時,隨後再進行一般洗衣的清潔程序;若過程中出現黑垢或殘渣碎屑,可先撈出。 結束後,記得拆下並清洗濾網,因為所有的殘渣汙垢都會附著在濾網上;若擔心洗衣槽內還有剩餘的汙垢或碎屑,可再次以清水進行一般的洗衣程序。 洗衣機加入過碳酸鈉後,靜置時間建議不超過8小時。 過碳酸鈉用途2:洗衣服 過碳酸鈉的清潔作用類似漂白水,可將衣物上的黃漬及髒污去除。 過碳酸鈉清潔比例 過碳酸鈉使用量:10克 水量:3公升,水溫約40°C 過碳酸鈉清潔用法 過碳酸鈉溶於水後,先將欲清潔衣物浸泡約1小時,待污漬去除後,再進行一般洗衣流程,並可搭配洗衣精或洗衣粉進行清潔。 須注意的是,並非所有材質都適合以過碳酸鈉清潔,例如羊毛或蠶絲材質等衣物就不適合,因為會破壞布料纖維。 過碳酸鈉洗衣服會褪色嗎? 過碳酸鈉的作用雖然類似漂白水,但只要適量添加,而且浸泡時間不超過1小時,衣服就不會褪色,建議按照上述的說明清潔。 過碳酸鈉用途3:洗馬桶或衛浴設備 過碳酸鈉的清潔及殺菌作用也能運用於清潔衛浴設備,例如馬桶、磁磚及浴缸。 過碳酸鈉清潔比例 過碳酸鈉使用量:5克 水量:450毫升,水溫約40°C 過碳酸鈉清潔用法 將調配後的過碳酸鈉清潔液倒入噴霧瓶中,然後噴灑於浴室的污漬處;噴灑後,靜置約10~15分鐘,再使用抹布或海綿擦拭即可。 過碳酸鈉用途4:除霉 過碳酸鈉也可幫助清除衛浴、磁磚或磁磚縫隙中的黴斑。 過碳酸鈉清潔比例 過碳酸鈉使用量:搭配小蘇打及水,比例為1:1:1,並調和至糊狀。 過碳酸鈉清潔用法 可將調合後的清潔液裝入噴霧瓶中,或直接用抹布沾取清潔液,再擦拭牆壁。若黴斑範圍較大或較為頑強,可用廚房紙巾沾吸清潔液,再濕敷於牆壁上。 較為嚴重的霉斑,可將混合後的配方敷在發霉處,加強除霉功效。 過碳酸鈉用途5:廚房油垢 過碳酸鈉溶解於溫水後,會釋放活性氧,幫助乳化並分解油脂,適合用來清潔堆積時間較短的廚房油垢。 過碳酸鈉清潔比例 過碳酸鈉使用量:10克 水量:2公升,水溫約40°C 過碳酸鈉清潔用法 將有殘留油垢的廚具或鍋具,放置於過碳酸鈉清潔液中,浸泡至少2小時後,即可輕鬆刷除。 若油垢較嚴重,可先在廚具或鍋具表面上平均鋪上小蘇打粉,再噴上白醋水,靜置10分鐘後進行初步清潔,再浸泡於過碳酸鈉清潔液中。 若是燒焦且有焦垢的鍋具,也可先將過碳酸鈉加入鍋中,加入少許水加熱至膏狀後,先初步刮除焦垢;接著加入熱水浸泡約10分鐘後,即可輕鬆清除焦垢。 不鏽鋼廚具或鍋具,建議浸泡時間不超過6小時;此外,鋁製廚具及鍋具不適合用過碳酸鈉浸泡,因為過碳酸鈉溶於水後會呈鹼性,與鋁接觸後,可能會產生氧化或腐蝕反應。 過碳酸鈉用途6:環境清潔 適用的清潔區域: 地板 牆壁(非油漆或貼上壁紙的牆面) 桌面 窗戶 玻璃 垃圾桶 過碳酸鈉清潔比例 過碳酸鈉使用量:5克 水量:450毫升,水溫約40°C 過碳酸鈉清潔用法 將調配後的過碳酸鈉清潔液倒入噴霧瓶中,平時日常清潔時,只要用噴霧瓶噴灑於髒污處,再使用抹布擦乾即可,無需用水再擦拭;不僅能清潔環境,也能達到消毒效果。 過碳酸鈉用途7:去除茶垢 過碳酸鈉對於茶具(如茶杯、茶壺)內壁頑固的茶垢有良好的清潔效果。 過碳酸鈉清潔比例 過碳酸鈉使用量:1~2茶匙 水量:淹沒容器的水量,約40°C的溫水 過碳酸鈉清潔用法 使用過碳酸鈉清潔茶垢時,先在水壺、茶壺、馬克杯內加入適量的過碳酸鈉,再注入溫水;待粉末溶解後,浸泡至少30分鐘;若茶垢較頑強,可延長浸泡時間至1小時,再使用海綿清除。 過碳酸鈉哪裡買?全聯有賣嗎? 隨著愈來愈多人認識過碳酸鈉的清潔妙用,現在除了一般的化工材料行,超市或量販店,例如全聯、家樂福、大創、寶雅等,以及各大電商品牌都有販售。 過碳酸鈉不能用在哪?過碳酸鈉使用須知 過碳酸鈉溶於水後為強鹼性,須注意以下使用事項: 建議在通風的空間內使用,並且配戴口罩與手套,避免直接接觸清潔液。 避免使用過碳酸鈉清潔羊毛、蠶絲、皮革製品。 使用過碳酸鈉清潔時,須避免浸泡時間過長。 避免與酸性的醋或檸檬酸混合使用,以防酸鹼中和,產生刺激性的氣體。 相較於漂白水或其他高刺激性的清潔劑,過碳酸鈉雖然成分天然,清潔力較為溫和,但若長期接觸,仍可能造成皮膚或呼吸道刺激,建議使用時,務必配戴口罩與手套,並避免直接接觸眼睛;若使用後,身體有產生不適的情形,建議至家醫科或醫療院所就醫檢查。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
OSZAR »